Copyright © 广州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皖ICP备2024048737号
2025-01-18
在繁华的广州城中,隐匿着一片充满自然魅力与生态价值的绿洲 ——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它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城市的核心区域,不仅是广州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市民和游客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这座国家湿地公园犹如城市的 “绿肺”,源源不断地为城市输送清新的空气,调节着城市的气候,净化着周边的环境,默默地守护着广州的生态平衡。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同时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生态景观,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揭开它神秘而迷人的面纱。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彼时这片土地上便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历经岁月的沉淀,到明清时期,海珠先民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承接上游肥沃河泥,精心发展起别具特色的 “果基鱼塘” 农业模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里逐渐形成了广袤的万亩果园,成为岭南水果的重要发源地,孕育出石硖龙眼、红果杨桃、鸡心黄皮、胭脂番石榴等众多远近闻名的岭南佳果。这些水果不仅满足了当地的需求,还远销海外,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繁荣,也让万亩果园成为了岭南地区独特的农业景观和文化符号。
时光流转至 20 世纪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推进,广州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万亩果园却在这场浪潮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市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大量纺织业、印染业等小微企业在果园周边聚集。这些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肆意排放,周边河涌水质恶化,变得又黑又臭;废气的排放也让空气质量每况愈下。与此同时,城市的扩张使得果园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大量土地被征用,果树无人照料,逐渐荒废。曾经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万亩果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生态环境岌岌可危。
2010 年广州亚运会前夕,万亩果园的生态困境愈发凸显,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位于果园之中的海珠湖,虽处于城市中轴线这一关键位置,但仅作为水利设施调节水系,已远远无法满足市民对优质生态环境的渴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广州市政府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毅然决定对万亩果园进行全面治理和修复 。
2012 年,这是海珠湿地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广州市政府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采用 “只征不转” 的突破性政策,投入巨额资金 45 亿余元,将万亩果园的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同时保留其农用地性质,致力于将其精心修复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央湿地公园。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政府对生态保护的坚定决心,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确保海珠湿地得到永久性、全方位的保护,广州市专门制定并实施了《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设立专章对海珠湿地的保护进行详细规范,从法律层面为其保驾护航。
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海珠湿地的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这里水质清澈,空气清新,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成为了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温馨家园。曾经面临消失危机的万亩果园,成功实现华丽转身,变身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广州这座繁华都市中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无尽的惊喜与美好。
海珠湿地是典型的复合湿地系统,由海珠湖及 39 条河涌共同构成 。其区域内河网纵横交错,水网极为发达,海珠湖分为内湖与外湖,周边河涌与之紧密相连,形成 “一湖六脉” 的独特水网格局,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水系脉络,灵动而富有生机。这里不仅有城市内湖湿地的宁静秀丽,还融合了河涌湿地的灵动与涌沟湿地的质朴。尤为独特的是,涌沟与半自然果林相互镶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复合景观。万亩垛基果林湿地,通过 “基、果、水、岸、生” 五素同构,完美保留了高畦深沟的传统农业系统,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种复合湿地系统,在城市生态调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它能够有效净化城区空气,宛如一个巨大的空气净化器,过滤尘埃与污染物,为城市带来清新的气息;同时,对调节城市气候也功不可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气候更加宜人;还能调控城市水体,在雨季时储存多余水分,减轻洪涝灾害风险,旱季时则释放水分,维持生态用水平衡,全方位守护着城市的生态环境。
海珠湿地堪称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园内生物种类繁多,令人惊叹。截至 2024 年 4 月,已记录的维管束植物多达 835 种,从高大挺拔的乔木到纤细娇弱的草本植物,应有尽有,它们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动物种类更是丰富多样,共计 270 科 888 种 。其中,昆虫类有 738 种,形态各异的昆虫在花丛中、草丛里穿梭忙碌,为湿地增添了灵动的气息;两栖类 8 种,它们在水陆之间自在生活,是湿地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爬行类 22 种,或在岸边晒太阳,或在草丛中隐匿身影;鸟类 197 种,成为湿地的明星居民,它们或翱翔天际,或在枝头栖息,或在水面觅食,为湿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哺乳类 10 种,在这片静谧的湿地中繁衍生息;鱼类 64 种,在清澈的水中畅游嬉戏;底栖动物 67 种,在水底默默为生态系统的平衡贡献力量。
这里还栖息着众多珍稀物种,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其身姿优雅,是湿地生态环境优良的重要指示物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鸿雁、水雉、鸳鸯、白胸翡翠等 27 种,它们各具特色,为湿地增添了独特魅力。2024 年,海珠湿地还惊喜发现了 1980 年后首次在广州野外现身的红领绿鹦鹉,它们的到来,进一步彰显了湿地生态修复的显著成效,见证了这片土地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珍稀物种的理想家园。
海珠湿地巧妙地将岭南水乡文化元素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踏入湿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具有浓郁岭南风格的建筑,恢宏大气的岭南式牌坊,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造型,彰显着岭南建筑的雄浑与大气;两侧的镬耳屋建筑,镬耳高高翘起,宛如灵动的飞鸟,具有防火、通风等实用功能,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青砖黛瓦、雕花飞檐,无不展现出岭南建筑通透玲珑、装饰精美的独特风格,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老的岭南水乡。
在民俗文化方面,海珠湿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这里是岭南水果的重要发源地,石硖龙眼、红果杨桃、鸡心黄皮等岭南佳果闻名遐迩,见证了当地悠久的果基农业历史。每逢传统节日,湿地还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热闹非凡的龙舟竞渡,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水面飞驰,锣鼓喧天,呐喊声此起彼伏,展现出岭南人民团结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悠扬婉转的咸水歌表演,歌手们用质朴的歌声讲述着水乡的故事,传递着岭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更让岭南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与弘扬,使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入领略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核心城区海珠区东南部,处于广州新中轴线南段这一关键位置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距广州塔仅 3 公里,从公园内的部分区域,便能清晰望见广州塔那婀娜多姿的身影,这座标志性建筑与海珠湿地相互映衬,一动一静,展现出广州独特的城市魅力与自然之美。
公园北面与琶洲会展相邻,琶洲会展作为广州重要的会展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各类大型展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务人士和游客。这不仅为海珠湿地带来了大量的潜在游客,还使得周边的交通、商业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南望大学城,高校云集的大学城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青春活力,为湿地增添了一份人文气息。东临国际生物岛,这里汇聚了众多生物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与海珠湿地的生态科研功能相互呼应,共同推动着生态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西跨城市新中轴,使得海珠湿地成为城市中轴线上的一颗生态明珠,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城市生态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
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海珠湿地的交通极为便利。无论是广州市内的居民,还是外地前来的游客,都能轻松抵达。从市内各地出发,乘坐地铁 3 号线至新滘路大塘站 B 出口,出站后步行片刻即可到达公园。公交出行也十分便捷,有多条公交线路,如 14、45、206、250、264、270、762 路等,均可在新滘中路 (龙潭) 站下车,随后便能开启美妙的湿地之旅。便捷的交通网络,让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市民日常休闲放松、游客感受广州生态魅力的首选之地,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舒缓身心的理想去处 。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亲子家庭的绝佳选择,拥有极高的科普教育价值。公园精心打造了多个科普教育基地,如湿地科普馆,馆内通过丰富多彩的展品、逼真的模型以及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展示,全方位地向孩子们介绍湿地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在这里,孩子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自然知识宝库,能够亲眼目睹各种珍稀动植物的标本,通过互动体验深入了解湿地的生态奥秘,在趣味十足的氛围中激发对大自然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园内还定期举办各类精彩纷呈的亲子活动,如 “飞羽寻踪” 邂逅鸟类活动,专业的自然导师会带领家长和孩子们漫步在湿地的观鸟小径上,用望远镜观察各种鸟类的生活姿态,讲解鸟类的特点、迁徙路线等知识,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鸟类的灵动与美丽,培养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还有科普小课堂,孩子们可以亲手触摸植物、观察昆虫,在实践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增强对大自然的感知和理解。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还为亲子间提供了亲密互动的机会,在共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留下美好的回忆。
对于自然爱好者而言,海珠湿地宛如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天堂。这里丰富多样的生态景观,能够充分满足他们对动植物观察和摄影的强烈需求。公园内的维管束植物多达 835 种,从高大挺拔的乔木到纤细娇弱的草本植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漫步在园内的小径上,四季都能欣赏到不同植物的独特魅力,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冬天也有常绿植物点缀其间。
在动物观察方面,海珠湿地更是表现出色,拥有 270 科 888 种动物 。昆虫类的 738 种昆虫在花丛中、草丛里忙碌穿梭,为湿地增添了灵动的气息;两栖类 8 种、爬行类 22 种动物,也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着各自的生存故事。而鸟类无疑是湿地的明星居民,197 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或翱翔天际,或在枝头栖息,或在水面觅食。自然爱好者们可以带上专业的望远镜和长焦镜头,在观鸟台上静静等待,捕捉鸟儿们最美的瞬间。这里的珍稀物种,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以及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鸿雁、水雉、鸳鸯、白胸翡翠等 27 种,更是吸引着众多自然爱好者前来探寻它们的踪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广阔的空间和多样的路径,使其成为健身休闲人群的理想之地。公园内设有专门的健身步道,沿着湿地的河岸和林间蜿蜒伸展,路面平坦舒适,空气清新宜人。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人们都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散步、慢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微风的轻抚,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释放压力,锻炼身体。
对于喜欢骑行的人来说,公园周边提供了便捷的自行车租赁服务,租上一辆自行车,沿着公园的绿道骑行,欣赏着沿途的美景,享受风驰电掣的畅快。骑行过程中,既能锻炼腿部肌肉,又能提高心肺功能,同时还能将湿地的美景尽收眼底。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些开阔的草坪和广场,适合人们进行瑜伽、太极等休闲健身活动。在宁静的环境中,舒展身体,放松心灵,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
海珠湿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宛如城市中的一片宁静绿洲,非常适宜老年人进行休闲漫步和放松身心。公园内的道路平坦宽阔,坡度平缓,方便老年人行走,无需担心因路况复杂而导致摔倒等意外情况。
老人们可以在清晨来到公园,沿着河边的步道缓缓散步,欣赏着清澈的河水、摇曳的水草和嬉戏的鱼儿,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公园里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亭子和长廊,走累了便可以在亭子里休息,与老友们谈天说地,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在鸟语花香的氛围中,老年人能够舒缓心情,缓解生活中的压力,享受悠闲的退休时光。此外,公园的宁静环境也有利于老年人进行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身心的活动,帮助他们调节身心状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门票价格设置合理,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成人票价格为 20 元 / 人,若在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假日提前购票,单次购买全票的游客还可享受 20% 的优惠,十分划算。对于 6 周岁(不含)至 18 周岁(含)的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学生,以及持有效证件的 60 周岁(含)至 64 周岁(含)的老年人,均可购买 10 元 / 人的优惠票 。6 周岁(含)以下或身高 1.2 米(含)以下的儿童、65 周岁(含)的老人、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以及民政部门确认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和广州市户籍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等,均可享受免费入园的政策 。
购票方式也十分便捷,游客可通过 “海珠湿地” 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购票,公众号支持提前 105 天购买门票,一人一票,凭票入园,需注意订单一旦形成,不可改签或退票,免费票只能现场购买。现场购票则可通过售票厅自助售票机进行,仅限当天购买,当天使用,逾期自动作废 。
公园的开放时间为全年周二至周日 09:00 - 17:00,元旦节、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同样是 09:00 - 17:00 开放 。每逢星期一闭园一天(节假日顺延),以便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确保湿地的生态系统能够得到良好的维护和恢复。游客在规划行程时,务必提前了解开放时间,避免因闭园而造成不必要的遗憾,合理安排出行时间,确保能够充分享受在公园内的游玩时光 。
为保障游客的健康与安全,同时维护公园的良好秩序,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制定了一系列入园须知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防疫措施依然不可松懈。游客需自觉遵守防疫规定,佩戴好口罩,在入园时积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且健康码为绿码者方可入园 。若 14 天内曾有疫情高风险区域旅居史或体温异常者,将不得入园。
此外,每位成年人仅限免费携带一名 1 米 2 以下免票儿童进场,携带儿童的游客需注意相关规定,确保有序入园。在入园过程中,请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遵守现场秩序,不拥挤、不插队,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入园环境 。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且珍贵的地方,需要每一位游客共同爱护 。游客在园内游玩时,应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爱护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维护公园的整洁卫生 。
严禁破坏园内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不采摘花朵、不践踏草坪、不攀爬树木,让植物能够自然生长,为野生动物提供稳定的栖息环境。尊重园内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不进行任何可能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不投喂野生动物,以免影响它们的自然习性和健康 。
同时,要文明游览,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共设施,保持公园的宁静与和谐。遵守公园内的各项标识和指示,不进入禁止区域,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为其他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游玩环境 。
公园内设有一些餐饮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一定的就餐选择,如提供地道农家菜肴的餐厅,让游客能够品尝到新鲜美味的特色美食 。不过,餐饮设施的数量和种类相对有限,且价格可能略高于园外。因此,建议游客根据自身需求,可自带一些食物和水,以备不时之需。在享受野餐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将垃圾妥善处理 。
公园内分布着多个休息区域,如古色古香的亭子、宽敞舒适的长廊、风景优美的草坪等,为游客提供了充足的休息空间。走累了的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稍作休息,放松身心,欣赏周边的美景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能够让游客更好地享受整个游玩过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继续探索公园的魅力 。
广州气候较为炎热,阳光强烈,且湿地周边蚊虫较多,因此游客在游玩时务必做好防晒和防蚊措施 。出门前可涂抹防晒霜、戴上遮阳帽、太阳镜,携带防晒衣等,有效避免皮肤被晒伤 。同时,准备好防蚊喷雾、花露水等防蚊用品,防止蚊虫叮咬,以免影响游玩心情 。
在公园内游玩时,尤其是在水边活动时,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不擅自下水游泳,不靠近危险水域,遵循公园的安全警示标识。对于携带儿童的家长,要格外留意孩子的行踪,确保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在进行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如骑行、划船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操作,佩戴好必要的安全装备,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 。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自然之美、感受岭南文化 。希望大家在游玩过程中,遵守各项注意事项,与这片美丽的湿地和谐共处,留下美好的回忆 。相信通过每一位游客的共同努力,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将始终保持其生态之美,为更多人带来愉悦的体验和难忘的经历 。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生态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广州这座城市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不仅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在这里,我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万物的生机与活力;可以领略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各种科普教育活动,增长知识,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无论是亲子家庭共享欢乐时光,自然爱好者探索生物奥秘,健身休闲人群追求健康活力,还是老年人群享受宁静惬意,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都能满足您的需求。它就像一个神奇的宝藏之地,等待着每一位游客去发现、去探索、去享受。
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走进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亲身感受它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共同珍惜这片美丽的湿地,保护好它的生态环境,让它永远绽放着自然与文化的光彩,为我们的城市和生活增添无尽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