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井古村攻略

2025-03-18

深井古村在哪里

深井古村,宛如一颗隐匿在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坐落于长洲岛的西南面,处于广州大学城和黄埔军校中间的绝佳位置,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番禺化龙、海珠区新洲、天河隔江相望 ,宛如一幅宁静的水乡画卷。

对于想要前往深井古村的游客来说,交通十分便利。乘坐公共交通是许多人的首选。如果选择地铁出行,可以搭乘地铁七号线,在深井站 D 出口出站,出站后步行便能轻松走入深井古村,开启一段充满惊喜的古村之旅。也可以先坐地铁到万胜围站,然后在万胜围车站乘坐 137 或 262 号车到新洲总站,再坐轮渡到深井码头,下船后走约 15 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若是选择自驾,从广州市区出发,经官洲隧道,随后沿大学城外环东路行驶,接着转入安新路,便可顺利抵达深井古村。自驾的好处在于可以自由掌控行程,随时停下欣赏沿途的风景,并且不用担心行李的携带问题,更加方便快捷。

千年古村的历史沉淀

深井古村的历史源远流长,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早在北宋年间,这里已有建制,原称 “宁仁里” ,那时的它或许只是一个宁静的小村落,隐匿在时光的角落里,默默孕育着生机。

南宋时期,抗元名将凌震任广州都统,其后人迁居至此,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活力与传承,村子先后易名 “金鼎村”“深井村”。此后,在明清时期,深井村迎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逐渐发展成大村。村内共有 15 个姓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凌姓,多是宋末元初名将凌震后裔 ,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传承着家族的荣耀与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深井村还曾有过一段独特的经历。1757 年,清政府实行 “一口通商”,规定凡载洋货入口之外国船 “必须下锚于黄埔”。当时的深井被清政府指定为法国海员的休憩地,深井村的法国人便多了起来,于是被称为 “法国人岛”。清雍正十三年,广东巡抚杨永斌在向乾隆呈送的奏折中曾专门提到 “黄埔深井村民多会番语,与洋人私自交易” ,这足以证明深井村是我国对外开放、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的地区之一。这段特殊的历史,不仅让深井村的文化更加多元,也为它增添了一份神秘而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中国对外交流历史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不可错过的特色亮点

独特的建筑风格

走进深井古村,就仿佛踏入了一座岭南建筑艺术的殿堂。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镬耳式青砖石脚古老大屋,尽显岭南建筑的典雅与大气,又有融合了西方建筑元素的碉楼建筑,展现出独特的中西合璧之美 。

古村内保存着众多完好的古建筑,每一座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凌氏大宗祠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始建于明末,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建,同治元年(1862)修葺 ,是深井村凌氏始祖庙。宗祠的主体建筑三间三进,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青砖石脚,中堂两次间有石护栏,建筑装饰十分华丽,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让人不禁为古人的高超技艺赞叹不已。从这些精美的雕刻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凌氏家族的荣耀与辉煌,感受到他们对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深井文塔同样引人注目,这座建于 1895 年的砖木阁楼结构式古塔,塔呈攒尖形,塔身约高 18 米,外观为 3 级,塔内分为 3 层,塔身是灰浆砌结青水墙,平面呈六角形,红砂岩塔基,青砖墙壁,门额石阳刻 “山明水秀” 。文塔不仅是深井村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村民崇文重教的象征。过去,人们希望通过建造文塔,激励后人努力学习,在科举中取得优异成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今,每年 9 月 1 日,长洲岛都会在文塔举办 “开笔礼”,一年级新生统一穿着传统汉服,通过 “正衣冠、朱砂启智、启蒙描红共写‘人’字、击鼓鸣志、向文塔行礼” 等形式,开启人生新的篇章,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传统。

充满烟火气的古集市

在深井古村,有一条建于清末民初的安来直街,这里是安来市旧址,也是古村最具烟火气的地方。踏入安来直街,脚下是极具岭南特色的青石板,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络上。街道两旁是旧式排木板门的商铺,硬山顶、人字山墙、灰塑平脊、灰筒瓦、青砖墙 ,各种典型的岭南特色建筑元素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岭南风情。

据记载,当年这条商业街盛极一时,米铺、布店、医馆、中药店、烟馆、金铺、当铺、五金店等应有尽有 ,街尾各有牌楼一座,横匾书 “安来” 二字,寓意此地贸易安全,客商可以安心在此经商。虽然如今不少商铺已拆旧建新,但仍有 15 间保持着原貌,它们就像岁月的守望者,静静诉说着过去的繁华。其中,安来直街 12 号是安来市上保留得比较完整的一间古屋,原先是安来市最后营业的一家理发店。走进屋内,磨花了边的镜子、摆放着各式理发用具的黑色长条木桌、老式挂钟和日历 ,一切都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模样,让人回忆起那段质朴而美好的旧时光。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祥和之中,感受着古村的独特魅力。

非遗文化与传统风俗

深井古村不仅有独特的建筑和热闹的古集市,还隐藏着丰富的非遗文化和传统风俗,宛如一座民间文化的宝库。咏春拳和灰塑便是其中两颗璀璨的明珠。在正吉坊的前山凌公祠,这里已被 “活化” 成为一处咏春文化馆。现任广东省咏春专业委员会常委伍少华,自 1972 年起代师传授咏春拳,退休后他将生活重心转移到深井古村,与社区共同策划把前山凌公祠打造成咏春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这里,他自费对祠堂进行改造升级,划分出咏春文化展示区、咏春教学区和学员休息区等多个功能区 。每逢周日,伍少华都会在这里开展咏春公益教学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前来学习,让咏春拳这一非遗文化在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而灰塑作为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深井古村的古建筑上也随处可见。那些色彩斑斓、造型精美的灰塑,或在屋檐下,或在门楣上,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古建筑增添了别样的韵味。灰塑艺人用他们的巧手,将石灰、稻草、糯米等材料塑造成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花卉等形象,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间智慧 。

除了非遗文化,深井古村还有许多传统风俗,如 “宾公佛诞”“耆英节”“开笔礼” 等。“宾公佛诞” 是为了纪念宾公佛而举行的盛大庆典,每年的这一天,村民们都会齐聚一堂,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平安吉祥。人们抬着宾公佛的神像巡游,一路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耆英节” 则是尊老敬老的节日,村里会为年满 60 岁的老人举办宴会,表达对他们的敬重和关爱,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而前面提到的 “开笔礼”,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仪式,承载着村民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让古老的文化传统得以代代相传 。这些传统风俗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了深井古村独特的文化符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了解和体验。

适合人群

历史文化爱好者

对于历史文化爱好者而言,深井古村无疑是一座充满惊喜的宝藏之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每一座建筑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古村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凌氏大宗祠、深井文塔等,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凌氏大宗祠那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当时凌氏家族的兴盛与荣耀 。而深井文塔作为村民崇文重教的象征,见证了古村人才辈出的辉煌历史 。在这里,历史文化爱好者可以深入探究古村的历史变迁,了解凌氏家族的繁衍传承,感受古代岭南地区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

除了古建筑,古村的历史故事同样引人入胜。南宋时期抗元名将凌震后裔迁居至此的故事,以及深井村在清朝被称为 “法国人岛” 的特殊经历,都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漫步在古村的街巷中,仿佛能看到当年外国商船停靠、村民与洋人交流的热闹场景,感受到那段独特历史所带来的文化交融与碰撞 。对于喜欢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深井古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等待着他们去挖掘和探索。

摄影爱好者

深井古村宛如一个天然的摄影棚,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拍摄素材。这里古朴的建筑、独特的街巷、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能让摄影爱好者尽情发挥创意,捕捉到令人惊艳的瞬间。

在古村的岐西坊,青石板路与蚝壳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古韵的画面 。清晨的阳光洒在石板路上,光影斑驳,为照片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上午 10 点左右,光线恰到好处,此时拍摄,能将青石板路的质感和蚝壳墙的独特纹理完美呈现出来 。而凌氏宗祠的红漆木门,则是拍摄新中式风格照片的绝佳场景。手机倒置进行对称构图,能突出木门的庄重与典雅,红漆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更加深沉,与周围的青砖古瓦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意境 。

古村的安来直街也是不可错过的拍摄地点。旧式排木板门的商铺,充满了岭南特色,在这里可以拍摄到富有生活气息的人文照片 。街上来往的村民、店铺里摆放的传统商品,都能成为画面中的亮点,展现出古村的烟火气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此外,圣堂山公园、文塔公园等自然景观与古村的建筑相互融合,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拍摄选择 。无论是拍摄风景照还是人物照,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背景,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摄影作品 。

亲子家庭

深井古村也是亲子家庭出游的绝佳选择。在这里,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漫步在古村的街巷中,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古村开展的面向中小学、家庭、游客的文化教育科普活动,如假期夏令营、培训课堂、周末学堂等,让孩子们在游玩的同时,还能学到丰富的知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

在假期夏令营中,孩子们可以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学习咏春拳、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 。咏春拳作为古村的非遗文化之一,不仅能让孩子们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专注力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穿上练功服,一招一式地学习咏春拳,感受着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而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陶艺等,则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

培训课堂和周末学堂则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平台。通过专业的讲解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可以了解深井古村的历史变迁、建筑特色、传统风俗等 。在参观凌氏大宗祠时,老师会详细介绍祠堂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以及其中蕴含的家族文化,让孩子们对古代家族的传承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传统风俗时,孩子们可以参与到 “宾公佛诞”“耆英节”“开笔礼” 等活动的模拟体验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增长见识,还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

游玩注意事项

交通出行小贴士

前往深井古村,交通方式多样,但各有注意要点。若选择轮渡出行,需留意运营时间。此前水巴 S05(深井 - 新洲)航线因客流量低已停止营运 ,所以出行前一定要提前确认当前可搭乘的轮渡线路及时间,避免耽误行程。乘坐公交线路时,部分线路可能会因交通状况、季节变化等因素调整运营时间和站点 ,建议通过广州公交官方网站、APP 或拨打客服电话查询最新线路信息。自驾的游客要注意,古村周边停车位有限,可提前了解附近停车场位置 ,避免因停车问题影响游玩心情。

尊重当地习俗

在深井古村游玩,尊重当地习俗至关重要。古村中的祠堂、庙宇是村民祭祀祖先、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具有极高的神圣性。进入祠堂时,应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有些祠堂内禁止拍照,一定要遵循相关规定,不可随意违反。在 “宾公佛诞”“耆英节” 等传统节日期间,村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游客可以欣赏,但不要随意干扰活动进行 ,更不能对祭祀仪式、传统表演等评头论足,以免引起村民的不满。

爱护文物古迹

深井古村的文物古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需要我们共同爱护。在参观凌氏大宗祠、深井文塔等古建筑时,切勿随意触摸、刻画墙壁、石柱、木雕、砖雕等 ,这些行为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故意破坏文物古迹将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应文明参观,只留下脚印,不留下任何破坏的痕迹,让这些文物古迹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供后人欣赏和研究 。

饮食与购物建议

来到深井古村,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深井烧鹅绝对不容错过。皮脆肉嫩、肥而不腻的深井烧鹅,是广府名菜之一 。推荐前往长洲村的姚林轩品尝,这里的烧鹅坚持古法制作,工序完整,风味正宗 。此外,古村内还有许多隐藏在小巷中的小吃摊,如鱼皮、牛杂、艇仔粥等,也值得一试 。在购物方面,古村的一些小店会售卖特色手工艺品、纪念品 ,购买时要注意辨别商品质量,避免购买到粗制滥造的产品 。同时,要与商家确认价格,避免因价格不明产生纠纷,确保购物过程愉快 。

结语

深井古村,这座隐匿在繁华都市中的历史瑰宝,宛如一首古老的诗篇,每一个字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又似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笔都描绘着独特的风情。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建筑风格独特,非遗文化丰富,传统风俗浓郁,美食令人垂涎,无论是历史文化爱好者、摄影爱好者,还是亲子家庭,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

如果你也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片宁静的心灵栖息地,那么不妨来深井古村走一走,看一看。漫步在古老的街巷,触摸着斑驳的墙壁,感受着历史的温度;品尝着地道的美食,欣赏着精美的古建筑,体验着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信你一定会被这座古村的独特魅力所吸引,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 。

你是否已经心动了呢?如果你曾经去过深井古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游玩经历和感受;如果你还没有去过,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对深井古村的期待 。让我们一起走进深井古村,探寻它的美丽与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