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广州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皖ICP备2024048737号
2024-12-28
海珠,这片位于广州的神奇土地,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其名字的由来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海珠区现名得名于古代广州珠江中的海珠石,它与海印石、浮丘石合称 “广珠三石”,又称 “羊城三石”“珠江三石”。在古代广州珠江河段中,海珠石居中,海印石在东,今海印桥、海印公园均因在海印石而得名,浮丘石在西。
清乾隆年间范端昂的《粤中见闻》记载:“广城南海中,有片石涌出水面,广袤数十丈。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球至此,珠飞入水,浦曰沉珠,其石曰海珠”。书中还提到海珠石上有慈庆寺,种有古榕,清顺治年间筑有炮台等。宋代时,海珠石更是羊城八景之一,名为 “珠海晴澜”。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海珠石的古老神话传奇故事。传说秦汉时期,赵佗在广州建南越国,他有一颗镇国之宝,称阳燧宝珠。赵佗死后这颗宝珠成为陪葬品。当时有一位书生叫崔炜,很想见识一下这颗镇国宝珠,后来他因请神医救活了仙女玉京子,仙女为表谢意,让崔炜到赵佗的墓穴地宫中去探访,赵佗就把宝珠送给了他。后来,这颗宝珠被一位波斯商人重金购得,取名 “摩尼珠”,并准备把这颗宝珠带回波斯国。有一天,船至广州城南大江,两岸风景秀丽,他情不自禁地拿出宝珠欣赏,突然狂风大作,波浪翻滚,宝珠化作一道白光射入江中,变成一块巨石。到了夜晚,巨石如明珠一样闪闪发光,人们就把巨石称为 “海珠石”,同时把广州城南的这条大江称为 “珠江”。
海珠石因长年受泥沙冲积,渐与珠江北岸陆地部分连接,1928 年被辟为海珠公园,民国 20 年(1931)扩筑新堤(今沿江西路)时,与珠江北岸连成一片。1932 - 1933 年分别修筑建成的海珠路和海珠桥均以此命名。新中国成立后的 1960 年 8 月,河南区改名为海珠区,取其 “海上明珠” 之意,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珠江之畔熠熠生辉,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海珠区的人口变迁,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这片土地的兴衰起伏。从古代的零星聚居,到如今的繁华都市,每一个阶段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
早在秦汉时期,海珠地区隶属番禺县,虽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但人口数量稀少,分布零散,多依水而居,以渔猎、农耕为业,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耕耘。
唐宋年间,随着中原人口南迁,犹如一股清泉注入,为海珠带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北宋后期,大量中原士民因战乱经梅关入粤,纷纷定居于此。像蒙圣里的蒙姓、瑶溪的赵姓、康乐的罗姓等氏族,相继在岛内开枝散叶。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促使海珠的农业、手工业蓬勃发展,人口稳步增长,村落如繁星般逐渐增多,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聚居区域。
明清时期,海珠的人口增长态势不减。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贸往来频繁,海珠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商贾、工匠汇聚。如琶洲,因番舶往来皆以此为导航,居民顺势发展起码头、仓库及家庭作坊式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人气愈发兴旺。此时,岛内人口密度增大,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形成了多个繁荣的商贸集市与聚居街区,成为广州城南的热闹之地。
步入近代,1921 年海珠地区的城区部分划归广州市管辖,设立蒙圣、海幢、洪德 3 个区公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工商业的发展吸引了周边乡村人口涌入城区谋求生计,人口结构趋于多元化,不仅有传统的农民、手工艺人,还有新兴的产业工人、商人、知识分子等。到 1937 年乡村部分也划归广州市,整个海珠地区迎来了人口增长的新高峰,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海珠区如同展翅高飞的大鹏,发展日新月异。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广州城市规模扩大与产业升级,海珠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服装、制鞋、电子等行业蓬勃兴起,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纷至沓来。据统计,1980 - 1990 年间,海珠区常住人口以年均 5% 左右的速度递增,人口流动频繁,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推动着经济腾飞。
迈入 21 世纪,广州 “东进南拓” 发展战略的实施,更是让海珠区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琶洲试验区强势崛起,成为数字经济、会展经济的新高地,吸引了腾讯、阿里巴巴等众多头部企业入驻,高端人才蜂拥而至。与此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医疗资源日益丰富,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吸引着更多人在此安居乐业。截至 2023 年末,海珠区常住人口达 176.83 万人,户籍人口 110.98 万,人口素质大幅提升,每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远超往昔,为区域发展注入了磅礴的智慧力量,向着现代化中心城区大步迈进。
海珠,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拥有着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
广州塔,无疑是海珠最耀眼的明珠,也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它还有个昵称叫 “小蛮腰”,这个名字生动地描绘出其独特的外形 —— 塔身主体高 454 米,天线桅杆高 146 米,总高度达 600 米,中间纤细,上下两端较为宽阔,宛如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轻盈扭动着腰肢。广州塔集都市观光、高空游乐、时尚餐饮、婚庆会展、影视娱乐、环保科普、文化教育、购物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乘坐高速电梯,瞬间就能抵达 488 米的户外观景平台,整个广州城尽收眼底,繁华的市区、蜿蜒的珠江,在脚下铺展开来,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极速云霄项目,让勇敢者体验从高空急速坠落的刺激,感受心跳瞬间加速的快感;摩天轮更是浪漫至极,缓缓旋转间,将广州的美景 360 度无死角地呈现,尤其是在华灯初上的夜晚,璀璨的灯光与城市夜景相互映衬,如梦如幻。广州塔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观,更是广州现代化发展的象征,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蓬勃活力。
海珠湿地公园,是城市中的一片绿洲,地处广州中央城区海珠区东南隅,北面琶洲会展,南望大学城,东临国际生物岛,西跨城市新中轴,总面积达 1100 公顷,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最美的国家湿地公园,堪称广州的 “绿心”。这里水网交织,绿树成荫,百果飘香,鸢飞鱼跃,四季如画。漫步在公园的栈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声,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园内的湿地景观丰富多样,有河涌、湖泊、滩涂、红树林等,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家园,是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的绝佳去处,让人在喧嚣的都市中寻得一方宁静天地。
黄埔古港遗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素有 “粤海第一关” 之称,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见证了 “海上丝路” 的昔日繁华。这里的古港口、古宗祠庙宇、古民居和名人故居等建筑遗迹星罗棋布,错落有致。踏入古港,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石板路、旧街巷,每一处都散发着古朴的韵味。在古港码头,曾经千帆竞发,各国商船往来穿梭,装卸着货物,如今虽繁华已逝,但那份历史的厚重感依旧扑面而来。周边的美食也不容错过,姜撞奶、双皮奶等传统甜品,口感醇厚,甜而不腻,让人唇齿留香,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着古港的烟火气息。
琶洲塔,宛如一位历史的守望者,屹立于新港东路。它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 年),是清代羊城八景 “琶州砥柱” 一景。这座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外观 9 层内分 17 层,高 59 米,曾作为船舶往来的重要导航标志,为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立下汗马功劳。站在塔下,仰望其雄伟身姿,岁月的沧桑感扑面而来,它见证了海珠数百年的风云变幻,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回忆,如今依然静静矗立,供后人凭吊往昔的辉煌。
海幢寺,坐落在南华中路和同福中路之间,与海幢公园连成一体,是广州市佛教五大丛林之一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历史悠久,建筑古朴典雅,庄严肃穆。寺内的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建筑气势恢宏,佛像栩栩如生,香烟袅袅,梵音阵阵,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宁静与慰藉。庭院中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漫步其间,感受着那份静谧祥和,体悟着历史与宗教交织的独特魅力,是修身养性、追寻内心宁静的好去处。
海珠,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宝库、旅游胜地,更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在这里,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地域特色与人文风情,让味蕾踏上一场奇妙之旅。
走进海珠的街巷,潮汕风味寿喜烧的香气扑面而来。今崎烧将日式寿喜烧酱汁与潮汕牛肉巧妙融合,牛肉现点现切,纹理清晰,在锅中轻涮几下,裹上浓郁酱汁,再蘸上沙茶酱,放入口中,奶香、肉香与酱香交织,瞬间点燃味蕾,让人欲罢不能,每一口都是对传统美食创新的致敬。
对于海鲜爱好者而言,晨熹江景私厨的海钓鱼刺身拼盘宛如一场海洋馈赠的盛宴。每日新鲜上岸的海鱼,经厨师精湛刀工处理,化作盘中色彩斑斓的艺术品。金枪鱼腩油脂丰富,入口即化;鲷鱼肉质鲜嫩,清甜爽口;还有甜虾、北极贝等食材,佐以手磨山葵与酱油,原汁原味的海洋滋味在舌尖绽放,仿佛海风拂面,清爽宜人。
捞拌鲍鱼,作为广府家宴的招牌,尽显粤菜对食材本味的追求。鲜活鲍鱼现焯现捞,切成薄片,摆在黄瓜丝、干豆腐丝上,淋上特制捞拌汁,鲍鱼肉脆嫩弹牙,汁水酸甜开胃,一口下去,满满的鲜爽之感,在炎炎夏日,更是一道令人开胃的佳肴。
若是想体验地道的海珠风情,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定不会让你失望。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腩粉,牛腩炖煮得软糯入味,入口即化,米粉爽滑劲道,汤汁醇厚香浓,撒上一把葱花、香菜,再配上店家特制的辣椒酱,一口粉,一口汤,暖意瞬间传遍全身,驱散疲惫。还有那外酥里嫩的炸云吞,薄如蝉翼的外皮包裹着鲜美肉馅,炸至金黄酥脆,蘸上酸甜酱,咬下去 “嘎吱” 作响,口感层次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在海珠,美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邻里间的寒暄,是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它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记忆,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探寻,品味这独特的海珠味道,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魅力。
海珠区,这颗珠江上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从海珠石的古老传说走来,历经岁月沧桑,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广州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角色,人口的汇聚、流动为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碰撞。旅游景点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既有广州塔这样的现代奇观,又有黄埔古港、海幢寺等历史遗迹,让人沉浸于古今交织的魅力之中。而丰富多样的美食,更是海珠烟火气的生动体现,每一道佳肴都饱含着地域风情与生活温度。如今的海珠区,正以蓬勃之姿迈向未来,传统与现代深度融合,在新时代续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持续散发着迷人光芒,吸引世人探寻它的无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