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区简介

2024-12-31

增城初印象

在广州这座繁华都市的东部,有一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 增城。它宛如一颗隐匿在喧嚣尘世中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增城,一个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的地方。从古老的传说到岁月长河中的诸多变迁,它一路走来,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时光的印记。当你踏入这片土地,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音,那些古老的故事在耳畔轻轻诉说。

这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山水相依,景色如画。北部山峦起伏,层林叠翠,宛如一道绿色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土地;南部平原开阔,河网纵横,滋养着万物生长。增江悠悠流淌,宛如一条丝带蜿蜒而过,为增城增添了灵动之美。

而增城的魅力远不止于自然风光,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更是令人陶醉。古老的庙宇、古朴的村落、传统的民俗…… 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人文画卷,展现着增城独特的风情与韵味。无论是探寻历史的足迹,还是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增城都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一、增城溯源:岁月长河中的印记

增城,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其地名由来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着三种颇具传奇色彩的说法。其一为仙名说,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昆仑山上有阆风,增城,盖取美名也”。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阆风是神仙居住的山名,而增城亦是神话里的地名,以 “增城” 为名,寓意着这是一个如仙境般美好的地方,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其二是水名说,源自《太平寰宇记》:“增城县,因增江为名”。增江,增城的母亲河,它蜿蜒流淌,润泽着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的生命与故事,县因江得名,足见增江在增城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三是加城说,清宣统《增城县志》载 “永乐志云:南海郡,前统县六,今增为七,故名‘增城’”,虽此说法较为直白,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增城在区域发展中的演变历程。

增城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彼时,这片土地属扬州之域,是百越民族的聚居地之一。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春秋战国时期,增城地区归入南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挥师南下,平定岭南,设立南海郡,增城自此成为南海郡番禺县的一部分。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增城的建制逐渐明晰。前汉时,它依旧隶属于南海郡番禺县,而后汉建安六年(公元 201 年),历史迎来了一个重要转折点,增城正式设县,开启了其作为独立行政区域的新篇章。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永和五年(公元 140 年)时,南海郡下辖七县,增城赫然在列,这也印证了增城在当时的重要地位。此后,历经朝代更迭,增城在行政隶属上虽有所变动,但始终扎根于这片土地,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隋唐至明清,增城犹如一颗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南朝宋元嘉年间,分设东官郡,增城一度成为郡治所在,并且析增城之地设置绥宁县,开启了区域细分的先河。隋开皇十年(公元 590 年),东官郡撤销,绥宁县并入增城,归属广州府,增城自此与广州的联系愈发紧密。明弘治年间,增城地域有所调整,先后析出部分地域设置从化、龙门县,但其自身仍属广州府管辖,持续为地区发展贡献力量。

民国时期,增城先后隶属粤海道、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时代的浪潮中跌宕前行。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东江纵队三支队活跃于增城境内,他们在这里开展革命武装斗争,为民族的解放事业挥洒热血,增城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新中国成立后,增城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1949 年,增城归属东江专区,随后在不同时期划入粤中区、惠阳专区。1958 年,它与龙门县合并,称增城县,先后隶属广州市、佛山专区,后又经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1975 年,增城划归广州市管辖,1993 年 12 月 8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为由广州市代管的增城市。2014 年 2 月 12 日,国务院同意撤销县级增城市,设立广州市增城区,以原增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增城区的行政区域,增城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向着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大步迈进。

二、人口新貌:活力增城的蓬勃力量

近年来,增城的常住人口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达到 146.6 万人,在广州市 11 个区中位居第六。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十年间共增加 42.96 万人,增长幅度高达 41.44%,年平均增长率为 3.53%,增速颇为可观。这一增长趋势在后续年份仍在延续,到 2022 年,增城区常住人口总量已达 155.04 万人,相较上一年新增 2.12 万人,增量在全市排名第二,仅次于南沙区。

增城人口的增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关键驱动力之一,众多产业蓬勃兴起,催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着区外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自 2010 年以来,增城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集聚了众多知名企业,如广汽本田增城工厂、富士康科技小镇等,为当地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

居住条件的持续改善也为人口增长添砖加瓦。全区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长显著,达到 39.57 平方米,增幅为 32.66%。与此同时,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地铁线路的延伸、高快速公路的加密,让增城与广州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市的联系愈发紧密,通勤便利性大幅提升。教育、医疗、文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升级,优质学校、医院纷纷落地,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使得增城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之选。

从人口结构来看,增城展现出了独特的活力与潜力。在年龄结构方面,0 - 14 岁人口占比达 19.28%,比 2010 年提高了 4.99 个百分点,少儿人口比重的提升,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预示着充足的劳动力储备;15 - 59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 69.35%,仍保持较高水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 34.3 岁,低于全国和全市平均水平,彰显出增城人口整体的年轻活力。

性别结构上,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775517 人,占 52.89%;女性人口为 690814 人,占 47.1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12.26。不同镇街的性别比存在一定差异,部分产业发达的镇街,男性劳动力相对集中,性别比偏高;而一些生活配套完善、适宜居住的区域,性别比例则相对均衡。

受教育程度方面,增城实现了质的飞跃。每 10 万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 2010 年的 9274 人上升为 20256 人,增长 118.42%,增速远超全市平均水平,且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得益于增城多年来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不仅率先全面实行 12 年义务教育,还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创建了一批高水平学校,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在增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年轻的学子、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他们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与创造力,推动着增城向着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大步迈进。

三、风光旖旎: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景观

增城,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无疑是增城自然风光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位于增城区派潭镇,面积约 170㎞²,北回归线穿越其中,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瑰丽翡翠,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这里拥有原始森林、浅滩湿地、峡谷天池等广东罕见自然生态资源,而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落差高达 428.5 米的全国内地落差最大瀑布 —— 白水仙瀑。其形态优美,仿若仙女下凡,相传乃八仙之中何仙姑的化身。当你靠近瀑布,便能感受到那磅礴的气势,湍急的流水奔腾而下,冲击着岩石,发出雷鸣般的声响,震人心弦。白水寨还是一个天然氧吧,山林飞瀑区域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达 11.25 万个 / 立方厘米,位列广东景区之首,每一口呼吸都仿佛在为身体注入新的活力,让人心旷神怡。沿着登山步径 “天南第一梯” 拾级而上,全程 6.6 公里,共有 9999 级石阶,一步一景,沿途可依次到达观瀑台、瀑鸣台、亲瀑台、沐瀑台等多个赏瀑平台,近距离感受瀑布的壮美,全身心体验沐浴瀑布水花、负离子清心洗肺的舒畅。

1978 电影小镇则是人文景观的典范之作。它位于广州增江东岸,通过对增城原糖纸厂以及周边旧厂房、旧仓库、散落民居以及旧村庄进行创意性开发改造,从而形成了一个带有记忆性元素的全新文化创意区域。项目主要吸引电影、音乐、广告、设计等文创产业,旨在打造以电影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是广东省首个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漫步在小镇,你会被那浓浓的复古氛围所包围,70 年代工业建筑的主色调被巧妙保留,色彩斑斓的墙壁、充满年代感的招牌,处处皆是绝佳的拍照背景,随便一拍都能拍出复古大片的感觉。这里还进驻了 90 多家优质的企业和商家,涵盖了吃、喝、玩、乐、住等多种文化、娱乐、休闲体验,既能满足文艺青年的创作需求,又能让普通游客享受悠闲舒适的时光,忘却一切烦恼。

增江画廊,恰如其名,是增江河上一幅绵延的天然山水画。起点初溪水利枢纽工程,终点在湖心岛景区,全长约 40 公里。它由东、西两岸组成,画廊整合了两岸从初溪水利枢纽工程到白湖百年飞榕再到湖心岛河岸线的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和美化,并做好沿线水环境的整治,两岸沿线大量种植一年四季盛开的花树,伴随着增江河的映衬,使城区增江河两岸犹如一幅巨型的山水画卷。沿着增江画廊骑行,微风拂面,江水悠悠流淌,两岸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仿佛人在画中游。沿途还分布着鹤之洲湿地公园、天然沙滩泳场、何仙姑家庙、莲塘春色、湖心岛等多个旅游景区和节点,让你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深入了解增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除了这些知名景点,增城还有许多别具特色的小众景点值得一探究竟。正果老街,依江而建,古朴而宁静,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青石板路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街头巷尾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正果云吞、腊味饭等特色小吃让人垂涎欲滴,是体验增城传统生活方式和美食文化的好去处。瓜岭古村,距今已有 500 多年历史,是广州唯一水上清代建筑民居群,古色古香的建筑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画,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

增城的每一处景观,无论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人类智慧与历史的结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奥秘,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四、舌尖诱惑:品味增城的独特风味

增城,不仅以其秀美的风光吸引着四方来客,更以其独特而诱人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每一道佳肴都承载着这片土地的深情与岁月的沉淀。

正果云吞,堪称增城美食的一张闪亮名片。其历史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历经岁月的打磨,愈发醇厚鲜香。这云吞最大的特色便是皮薄馅靓,薄如蝉翼的外皮,仿佛轻轻一戳就会破裂,隐约可见里面饱满的馅料。入口的瞬间,鲜香四溢,那股浓郁的滋味迅速在舌尖散开,令人陶醉。传统技艺在 2020 年 7 月被列入增城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小小的云吞,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正果人的匠心与传承,每一口都是对传统美食的致敬。

说到冬季限定美食,增城迟菜心绝对当仁不让。它还有个美称 ——“蔬品之冠,菜中之王”。迟菜心生长于北回归线附近独特的气候环境下,小楼、派潭、正果等镇肥沃的土地赋予了它绝佳的品质。冬季霜寒降临,其他青菜或许已凋零,迟菜心却正值鲜嫩甜美的巅峰。每一棵都高大壮硕,重达 2.5 公斤,形如菜 “树”,外观就十分霸气。品尝一口,菜薹心、基叶、叶颈都饱含着饱满的清甜,爽滑鲜嫩,无论是简单白灼,还是精心烹制,都能将这份清甜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增城迟菜心已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四张 “国字号” 名誉于一身,成为增城的骄傲。

朱村鸡饭,源自清末的美味,承载着浓浓的乡土情怀。相传,当年朱村有个贫苦人家的孩子赶考,邻里乡亲凑钱相助,孩子的母亲为表感激,将家中仅有的几只鸡宰了,切碎后与米饭同焗,独特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朱村鸡饭就此诞生。制作这道美食,原料颇为讲究,须用增城农家走地鸡、朱村特产正宗丝苗米和纯正花生油。煮米时不提前浸米,精确掌控米和水的比例,待米饭煮至六成熟,放入腌制好的鸡块,焗至熟透。此时,鸡肉鲜嫩多汁,饭粒吸收了鸡汁的精华,香气扑鼻。一口下去,“鸡中有饭香,饭中有鸡味”,那种满足感直击心灵。2020 年 7 月,朱村鸡饭制作技艺被列入增城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为了增城美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新塘鱼包,亦是增城美食中的一绝,拥有数百年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它不仅是增城的美味标志,更是珠三角水乡文化的生动体现。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需选用新鲜的土鲮鱼,经师傅巧手,将鱼肉制成薄如宣纸、韧劲十足的外皮。馅料更是丰富多样,广式腊味、增城榄豉、鲜猪肉、虾仁、蟹黄、瑶柱、鱼籽、冬菇等食材相互交融,碰撞出独特的风味。蒸熟后的鱼包,外皮晶莹剔透,内馅鲜香四溢,咬上一口,满满的幸福感。如今,新塘鱼包被评为增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除了这些声名远扬的美食,增城还有诸多隐藏在街头巷尾的美味。正果腊味,采用传统工艺,天然生晒风干,肉质鲜美、色泽诱人、口感醇厚,是 “增城十宝之一”,其制作技艺也被列入非遗名录。兰溪濑粉,粉圆丝状,洁白鲜美,口感韧滑软爽,早已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九和鹅汤糍,有着百年历史,是客家人团圆吉祥的象征,以全鹅的周全和糯米的团圆之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软糯爽滑的口感,让人唇齿留香。

这些美食,不仅仅是一道道菜肴,更是增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写照。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记忆,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探寻、品味,感受增城的独特魅力。

五、增城印象: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奏鸣

增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从古老的传说到朝代的更迭,每一段过往都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厚重的文化积淀。这里的每一寸山水、每一座村落、每一道美食,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

与此同时,增城又展现出蓬勃的现代活力。经济的腾飞、产业的崛起、人口的汇聚,让它成为了广州东部的一颗耀眼新星。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与保障。

在增城,传统与现代并非相互割裂,而是完美融合、相得益彰。古老的庙宇、祠堂与现代的建筑交相辉映,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非遗美食借助电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人们既能在这里寻找到心灵的慰藉,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又能追逐梦想,拥抱未来的无限可能。

无论是漫步在白水寨的山水之间,还是穿梭于 1978 电影小镇的复古街巷;无论是品尝正果云吞的鲜香,还是参与现代科技产业的创新研发,增城都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它是一个让时光慢下来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地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奥秘,留下属于自己的增城记忆。相信在未来,增城将继续书写属于它的辉煌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大步迈进,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