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广州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皖ICP备2024048737号
2024-12-30
番禺,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底蕴,其名字的由来便充满了神秘色彩。最为流传的说法是 “番山禺山说”,相传在古代,此地有番山和禺山两座小山丘,番禺之名便由此而来。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番山,在府城内东南隅,山高仅数丈,周二里许。禺山,在府城内西南隅,山高亦仅数丈,周一里许。” 两山虽不高,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印记。秦末汉初,番禺已是岭南地区的重要聚落,是当时全国九大都会之一,为番禺的辉煌历史拉开序幕。
另一种说法是 “番隅演变说”,有学者认为,“番禺” 最初可能写作 “番隅”,“隅” 有角落、边远之地的含义,指代岭南这片相对中原较为偏远却独具特色的地域,后逐渐演变为 “番禺”。
番禺的历史变迁波澜壮阔。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统一岭南,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番禺成为南海郡的首县,首任南海郡尉任嚣依番山、禺山修筑 “番禺城”,史称 “任嚣城”,此为广州建城之始。彼时的番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襟山带海,控扼三江,成为中原与岭南交流的枢纽,经贸往来频繁,人口逐渐聚集。
三国时期,孙权将交州一分为二,史称 “交广分治”,番禺成为广州治所,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此后历经朝代更迭,番禺或为县治,或为州郡驻地,始终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要地。在唐宋时期,番禺的海外贸易蓬勃发展,凭借广州港的优势,与东南亚、阿拉伯等地的商船往来不绝,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大量异域珍宝、香料也汇聚于此,让番禺成为繁华的商贸中心。
至明清,番禺的手工业、商业持续繁荣,纺织、制瓷、造船等技艺精湛,“广绣”“广彩” 等工艺品声名远扬,番禺的街巷作坊林立,商贾云集,尽显岭南都会的富庶。到了近现代,番禺紧跟时代步伐,从传统农业、手工业向工业、服务业转型,如今已成为广州重要的产业基地与宜居城区,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领域成绩斐然,古老的番禺焕发出全新活力,持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番禺,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区,如今正散发着蓬勃的人口活力。截至 2023 年末,番禺区常住人口达 282.29 万人,比上年增加了 1.55 万人,同比增长 0.55%,增速比上年提高了 0.94 个百分点,回归正增长;全区常住人口占广州市常住人口的 14.99%,在广州市 11 个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白云区。户籍人口保持较快增长,2023 年末,番禺区户籍人口 120.52 万人,比上年增加了 3.81 万人,增长 3.26%,高出全市 1.16 个百分点,年度增量在全市 11 个区中排名第一。全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 0.9 万人,自然增长率为 7.76‰,其中,出生人口 1.49 万人,出生率为 12.8‰;死亡人口 0.59 万人,死亡率为 5.04‰,户籍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高出全市 1.73 个千分点和 4.04 个千分点。全区户籍迁入人口 3.1 万人,比上年增长 3.02%。
番禺人口的快速增长,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发力。从宏观区域发展格局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浪潮为番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大湾区的地理中心,番禺尽享交通枢纽之便,广州南站这一华南地区最大的高铁客运枢纽坐落于此,客流量居全国高铁枢纽站前列,46 分钟可达香港,1 小时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便捷的交通网络如磁石般吸引着各方人才与资源汇聚。
番禺区自身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为人口增长筑牢根基。以广汽埃安为代表的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成为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车 “灯塔工厂”,吸引了大量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创造了海量就业岗位,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售后,各个环节都吸纳了不同层次的人才。万博商务区亦是一片繁华景象,高楼林立,商业综合体鳞次栉比,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总部扎根,如新世界集团 K11、华润集团万象城等百亿投资项目落地建设,不仅带来了高端商务人群,还催生了金融、科技、传媒等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吸纳大量白领精英。
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同样不可小觑。广州大学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番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12 所高校汇聚于此,每年向社会输送数以万计的毕业生。这些高校学子在番禺学习生活多年,对这片土地感情深厚,毕业后不少人选择留在此地创业、就业,为番禺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与创新动力。他们带着前沿知识与创新思维,投身于番禺的各个产业领域,成为推动番禺发展的生力军。
随着人口的汇聚,番禺的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2023 年末,番禺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90.81%,高出全市平均水平 4.05 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 0.24 个百分点,比 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提高了 1.23 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 92.33%,高出全市平均水平 10.47 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 0.24 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总体平稳顺利。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商业配套、医疗设施、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布局,满足居民多元需求,让番禺成为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地,进一步增强了对人口的吸引力,形成人口与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长隆旅游度假区,无疑是番禺最耀眼的旅游名片之一。这片欢乐的土地,集旅游景区、酒店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占地广袤,总占地面积达 1 万亩。旗下的长隆欢乐世界,宛如一个梦幻游乐王国,自 2006 年开业以来,便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这里汇聚了全球领先的游乐设施 70 余套,拥有 “全球过山车之王” 之称的垂直过山车,风驰电掣般的俯冲让人尖叫连连;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十环过山车,翻转缠绕,挑战心跳极限;东半球唯一的 U 型滑板,高速滑动与剧烈震荡带来极致刺激;还有超级大摆锤、亚洲先进四维影院、原创时空探险项目《星际决战》等,每一项都让游客沉浸在欢乐与惊险之中。园区内的演艺活动同样精彩纷呈,魔法奇幻之旅、欢乐青春电音派对、超级动物机甲大巡游等,日夜不停歇地为游客送上视听盛宴,让欢乐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毗邻的长隆水上乐园,是夏日消暑的绝佳去处。自 2013 年起,连续多年获全球主题娱乐协会(TEA)权威认证,拥有众多世界金奖游乐设施,70 多种玩水乐趣尽情挥洒。全新升级的水上 “星潮之夜” 电音演艺,将玩水与电音完美融合,打造出精彩的万人水上娱乐派对。急驰滑道、漂流河历险、探索者水堡等设施,让游客在清凉中感受速度与激情;园内的港式茶餐厅、浪花餐厅等,提供多样美食,为游客补充能量,畅享夏日欢乐时光。
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则是动物爱好者的天堂。这里以动物保护、繁育为基础,以珍稀动物大种群展示为特色,汇集了世界各地 500 多种、2 万多只珍稀动物。保育有 “全球唯一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萌萌、帅帅、酷酷”,它们憨态可掬的模样萌化人心;繁育至第七代的澳洲以外最大考拉种群,慵懒地抱着桉树,惹人喜爱。园区内设有图文并茂的动物知识牌、3 个科普大讲堂、13 个科普驿站,全年开展不同主题的科普活动与研学课程,让游客在观赏动物的同时,增长知识,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长隆飞鸟乐园,前身是广州鳄鱼公园,拥有鳄鱼 10 万余条,占当时全国鳄鱼总量 70% 以上,如今已转型为鸟类的温馨家园。这里是亚洲最大、最能展示鸟类生态行为的主题公园,生活着丹顶鹤、火烈鸟、黑天鹅等 300 多种、上万只珍稀鸟类。游客可以漫步在湿地步道,近距离观赏鸟儿的栖息、觅食;或是乘坐游船,穿梭于芦苇荡间,感受与鸟儿同游的惬意。园内的鸟类表演精彩纷呈,鸟儿们在驯兽师的引导下,展示飞行、捕食等技能,让人惊叹不已。
长隆国际大马戏,更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拥有全球最大的实景式马戏舞台,来自 20 多个国家,横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共 300 余名的马戏精英同台演绎。华丽的舞台、惊险的杂技、精彩的驯兽表演,配合震撼的音效与灯光,让观众沉浸在奇幻的马戏世界中,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为番禺的旅游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沙湾古镇,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历史文化名镇,如同一颗璀璨的岭南文化明珠,静静散发着古朴的光芒。古镇曾名本善,因宋代始建于古海湾的半月形沙滩之畔的 “猪腰岗”,故名 “沙湾”。漫步在古镇的街巷,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旧时光。“石阶石巷” 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全镇现存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约 100 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留耕堂,作为沙湾何氏大宗祠,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 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岭南古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堂内的木雕、砖雕、石雕、灰塑等装饰精美绝伦,花鸟鱼虫、人物故事栩栩如生,承载着何氏家族的荣耀与历史。
沙湾古镇不仅有精美的古建筑,还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诞生了广东音乐 “何氏三杰”,他们谱写出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经典名曲,旋律悠扬,节奏明快,至今广为传唱。以精致、巧妙著称的沙湾飘色,被誉为 “凝固的戏剧、活动的雕塑”,是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每逢重大节日,色彩斑斓的飘色巡游队伍穿梭在古镇街巷,孩子们装扮成历史人物、神话传说中的角色,站在高高的飘色架上,仿佛从天而降,引得观者如潮,惊叹声不断。沙坑醒狮,亦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狮者身手矫健,将狮子的威猛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高桩跳跃、采青等表演惊险刺激,为古镇增添了无限活力。
古镇的饮食文化同样源远流长,沙湾姜撞奶,作为广东的传统甜品,以鲜榨姜汁与热牛奶的激情碰撞,瞬间凝固出细腻嫩滑的口感,入口即化,奶香与姜香完美融合,驱寒暖胃,让人回味无穷。还有传统的菜色如鸡丝酿芽菜、沙湾别茨鹅、豉椒碌鹅、狗仔粥、牛奶宴等,食材新鲜,烹饪精细,保留了浓郁的岭南风味,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吸引着游客们前来探寻古镇的美食密码。
番禺的园林景观,恰似一幅幅诗意的山水画卷,展现着岭南园林的独特魅力。宝墨园,始建于清末民初,毁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95 年重建后焕然一新,占地约 10 万平方米。这里集清官文化、珠三角水乡特色、岭南古建筑、岭南园艺、古今艺术精品于一体,是一座当之无愧的园林艺术馆。园内建筑精美绝伦,治本堂、宝墨堂、清心亭、仰廉桥、紫洞舫、龙图馆、千象回廊等,各具特色。治本堂,原为包公厅,以包拯五言律诗《提训斋壁》中 “清心为治本” 取名,堂内悬挂的中国画《荷花》,象征包拯清廉圣洁,对联 “治绩越千年有德于民留后世,本源同一脉其清如水仰先贤”,传颂着包公的清正廉洁。宝墨堂正中悬挂的包拯画像,出自四川著名国画家韩云朗之手,堂前的两棵老榆树,树龄近百年,宛如捍卫正义的卫士。
宝墨园的艺术藏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园中砖雕、石刻、瓷塑、陶塑、灰塑、木雕等艺术精品琳琅满目。惊世之作瓷塑浮雕《清明上河图》,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市井生活栩栩如生地呈现眼前,人物、建筑、舟船细腻逼真;巨幅砖雕《吐艳和鸣壁》,以花鸟为主题,繁花似锦,百鸟争鸣,展现了精湛的雕刻技艺。荔岛中的聚家阁金碧辉煌,雍容华丽,阁内供奉着万世师表孔子铜像,供游人瞻仰。此外,园内还种植着千年罗汉老松、九里香、两面针树、银杏树、玉堂春等大量珍贵植物,与古建筑相互映衬,四季皆景,美不胜收。
余荫山房,又称 “余荫园”,是广东清代四大古典私家园林之一,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占地总面积约 1598 平方米。这座园林由清代道光年间举人邬彬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 年),历时五年建成,与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合称 “广东四大名园”,以其 “藏而不露,缩龙成寸” 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被誉为岭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作。园内有四座主体建筑,包括卧瓢庐、临池别馆、深柳堂和玲珑水榭,以 “浣红跨绿” 廊桥为界,分为东、西两大景区。西区以长方形石砌荷池为中心,池北的深柳堂和池南的临池别馆相对峙,深柳堂内珍藏着许多名人字画、古董文物,木雕、砖雕、灰雕精美细腻,尽显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的魅力;东区玲珑水榭矗立环池中,其西北方向就是卧瓢庐,庐内的彩色玻璃满洲窗,采光绚丽,透过窗户欣赏园景,如诗如画。“夹墙竹翠”“虹桥印月”“深柳藏珍” 被称为余荫山房三大奇景,夹墙而生的翠竹摇曳生姿,单拱石风雨桥倒映水中宛如明月,深柳堂内的珍宝熠熠生辉,让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番禺的这些旅游胜景,既有现代游乐的欢乐刺激,又有古韵文化的深厚底蕴,还有诗意园林的精致典雅,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番禺丰富多彩的旅游画卷,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探寻这片土地的无限魅力。
番禺,作为粤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历史与技艺的沉淀。迎宾茶香鸡,堪称番禺粤菜的经典之作。据传,其前身 “太爷鸡” 由清代广东新会知县周桂生创制,他巧妙融合广东名鸡种与江苏烹调技法,兼取两地熏、卤之长,成就这道独具风味的佳肴。制作工艺极为考究,需选用养足 180 天以上的土鸡,方能确保肉质紧实、鸡香浓郁。白条鸡先在秘制酱油中恒温慢浸,期间 “三起三落”,使其受热、上色均匀;再将干铁观音茶叶、白菊花、蜜糖及药材入铁锅爆炒,放入浸泡好的鸡熏焗 5 分钟,最后摆盘刷油。成品色泽枣红、光润透亮,皮爽肉香,鸡肉的甘甜、茶叶的醇厚、烟熏的馥郁、蜜糖的甜蜜与秘制酱油的醇厚交织,层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番禺光皮乳猪同样声名远扬,历史悠久。相传由番禺石碁小龙村人孔旺记所创,清光绪初年,他有感于传统烧肉皮厚肉粗之不足,尝试以未长骨架的猪仔烧制,经反复摸索配料、上色、烧制工序,终成 “玻璃皮” 乳猪。其特点鲜明,皮化、甘香酥脆、色泽鲜红、肉嫩鲜滑。制作时,精选幼嫩猪仔,精心调配酱料,经多道工序烤制,出炉后的乳猪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无论是宴客还是节庆,都是餐桌上的宠儿,尽显番禺人对美食的极致追求。
独占鳌头松子鱼,这道地方传统名菜经番禺厨师改良创新后大放异彩。因其外形酷似番禺祠堂横梁上的鳌鱼,鱼头朝上,寓意 “鱼跃龙门”“独占鳌头”,寄托着人们对金榜题名的美好期许,故而得名。看似简单的菜品,实则对刀工与火候要求极高。平放鱼脊肉,先下斜刀,再用直刀,下刀深度一致,将肉切成梭子形,均匀拍上玉米淀粉,入油炸至金黄,捞出装盘浇上糖醋芡,以松子点缀。成菜鱼粒粒分明,形如松子,色泽金黄,皮脆肉嫩,甜酸可口,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佳肴,承载着番禺的民俗文化与美食智慧。
在番禺的街头巷尾,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散发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成为市民与游客舌尖上的最爱。沙湾姜埋奶,作为广东传统甜品的代表,起源于番禺沙湾。它以鲜榨姜汁与热牛奶碰撞凝固而成,口感细腻嫩滑,奶香与姜香完美融合,驱寒暖胃,备受食客青睐。制作时,选用老姜榨出浓郁姜汁,将加热至 80 度左右的牛奶从高处冲入姜汁,瞬间凝固,成就这道美味。静置片刻后,勺子轻放其上而不下沉,便可尽情享受这入口即化的甜蜜。在沙湾古镇的街边小店,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姜埋奶,感受古镇的悠闲惬意,是体验番禺风情的绝佳方式。
鱼皮角,亦是番禺不可错过的特色小吃。它形似饺子,却有着独特的风味。外皮以新鲜鱼肉制成,薄而透明,内馅饱满,多为猪肉、虾肉、香菇等食材混合,鲜香四溢。制作鱼皮极为考验功夫,需将鱼肉反复捶打,揉成面团般劲道,方能擀出薄如蝉翼的外皮。煮熟后的鱼皮角浮于水面,形如银角,入口爽滑弹牙,汤汁浓郁鲜美,无论是清汤煮就,还是搭配云吞面,都别有一番风味。市桥、沙湾等地的老字号小吃店,是品尝正宗鱼皮角的好去处,常常座无虚席,人们在烟火升腾中品味着番禺的地道风味。
番禺的美食世界远不止于此,还有清甜爽口的双皮奶、酥脆可口的崩沙、软糯香甜的糯米糍等众多小吃,它们分布在番禺的各个角落,等待着食客们去探寻。每一种小吃背后,都有着番禺人的生活智慧与对美食的执着热爱,构成了番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番禺,宛如一颗镶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璀璨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从历史的深邃长河中走来,两千多年的岁月铸就了它厚重的底蕴,“番山禺山” 的古老传说为其命名蒙上神秘面纱,秦设番禺县开启辉煌篇章,历经朝代更迭,始终是岭南要地,政治、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如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人口的汇聚为番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截至 2023 年末,常住人口达 282.29 万人,户籍人口 120.52 万人,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大湾区的机遇、产业的崛起、教育资源的集聚。广州南站联通八方,智能新能源汽车、万博商务区蓬勃发展,广州大学城输送人才,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番禺成为宜居宜业的梦想家园。
番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长隆旅游度假区是欢乐的海洋,集游乐、酒店、餐饮、休闲于一体,旗下各园区各具魅力,带来无尽欢乐与震撼;沙湾古镇如岭南古韵的画卷,古建筑精美,非遗文化璀璨,美食诱人,让人沉醉;宝墨园、余荫山房展现岭南园林诗意典雅,建筑、藏品、景观相得益彰。
美食更是番禺的一张亮丽名片,作为粤菜发源地之一,传承百年的经典粤菜,迎宾茶香鸡、番禺光皮乳猪、独占鳌头松子鱼,工艺精湛,风味独特;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沙湾姜埋奶、鱼皮角等,散发烟火气息,令人回味。
番禺,这座古今交融的城市,正以开放包容之姿、创新进取之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它是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是传统与创新的交相辉映。无论你是追寻历史足迹的学者,还是渴望欢乐刺激的游客,亦或是钟情美食的老饕,番禺都能满足你的期待,张开热情怀抱,欢迎八方来客,一同探寻它的无尽魅力,共创美好未来。